在廢水深度處理時,通常需要用到高壓的膜系統對水進行深度過濾和凈化,在高壓膜選型時,我們通常會根據水質數據情況,項目工況,造價等因素來選擇膜的類型。昌海環保通過本文對DTRO和STRO在膜結構、性能等方面進行淺析。
膜結構不同
DTRO膜使用的是碟管式膜組件,是由八角形膜包(也稱膜片)和圓形導流盤組成的高壓反滲透膜組件,膜包是由兩層反滲透膜片和一層導流網經過超聲波焊接而成的。經過209張膜包和210張導流盤依次組合在一起,在外面套上玻璃鋼外殼,就形成了一支完整的DTRO膜組件。如下圖所示:
STRO膜是卷式高壓RO膜的一種形式,但與普通的高壓卷式RO又有所不同。主要體現在結構上的差異,首先STRO膜的產水流道不一樣,這就體現了它相比普通的卷式RO膜更耐污染的一面。其次STRO膜采用了高壓的端板與耐高壓的中心桿固定在玻璃鋼容器中,90bar的STRO最高耐壓可以達到90bar,120bar的耐壓也可以達到120bar,這個普通卷式膜是無法達到的。如下圖所示:
使用工況不同
依滲濾液處理為例:DTRO膜技術和STRO膜技術都是可以應用的,但是在面對國內復雜的滲濾液體系中,DTRO更具有優勢,STRO對進水的條件要求更高,而國內的系統由于前期預算的問題造成預處理相對簡單,如果選用STRO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,而DTRO能夠適應的范圍更廣,在碰到極端水質情況下,可以拆開逐個進行清洗,恢復DTRO組件性能。
例如在DTRO、STRO 兩種反滲透膜處理氣田高鹽采出水時(相同水質、通量、壓力下試驗),其脫鹽率、壓力等數據如下:
在相同膜通量、近似相同產水率條件下, DTRO 的運行壓力要低于STRO 約0.2 ~ 0.8MPa, 而脫鹽率方面STRO 較DTRO 高出3%~ 5%。
在相同膜通量及產水率工況下, DTRO 的運行壓力較STRO 低約1.0 MPa, STRO 脫鹽率較DTRO 高約2%, STRO 對CODCr 的去除率也總體高于DTRO。
在選擇和確定廢水處理工藝時, 應重點考慮來水水質特點和合理均質、均量及調配, 根據廢水中的特征污染物有針對性地選擇工藝, 避免影響后續工藝的穩定運行, 確保廢水達標排放。同時,工藝選擇兼顧廢水站投資和運行的經濟性、操作維護的安全性。兩種產品各有各的優點,隨著膜技術工業的發展,對膜產品性能的要求出現了更多差異化的需求,不同的產品適合不同的行業及要求,用對了就都是好產品!